閩箏傳人陳茂錦

比起我們之前介紹的其他流派,對于閩箏我們多數(shù)人知之甚少。然而,但凡知道閩箏的,就沒有不知道陳茂錦先生的。2001年秋,本文作者鄭長鈴在陳茂錦老師家中采訪了他,并撰寫了這篇文章《閩箏傳人陳茂錦及閩箏的傳承》。


圖片

陳茂錦近照




茂錦與閩箏結緣看似是很偶然的事。但機會就是這樣,它總是眷顧有心、有愛、有緣之人。陳茂錦幼年時期生活在福建的福清鄉(xiāng)村,經(jīng)常聽到當?shù)匾恍┟耖g藝人吹拉彈唱,耳濡目染之下,他對中國的傳統(tǒng)民間音樂有了天然的親近感,為日后走上閩箏傳承之路續(xù)下了前緣。


1951年春夏間,閩箏傳人陳友章先生參加福建民間音樂在福州調(diào)演的演出,當時還在讀中學的陳茂錦聽到了先生的琴聲,“一聽鐘情”,立刻著了迷,立志學箏。而就在這年秋天,他考上了閩侯師范藝術科,有了專業(yè)學習的機會。


陳茂錦求學心切,首先是“費了好大功夫借到了一張箏”,然后“一口氣”從福州跑到了千里之外的云霄,在潮劇團找到了陳友章先生,從此開啟了拜師學藝的道路。而且,第二年暑假,經(jīng)陳有章先生引薦,他又前往漳州詔安,拜在另一位閩箏傳人張永固先生門下,陳茂錦的學習道路進一步拓寬了。


沒有見過樂譜,而且他也不懂云霄、詔安方言,那時候是他怎樣學習的呢?那就是純粹的口傳心授,老師一句一句地教,學生一句一句地模仿,靠的是自己耳、心、手、眼的互相感應、靠的是體悟。就這樣,在一次次反復品彈玩味中,他將樂曲銘記在心,初步掌握了《流水》《麻姑進酒》《風流子》等傳統(tǒng)曲目。


1954年,陳茂錦考上了福建師范學院藝術科,本想選擇古箏專業(yè),但因為沒有教師,他只能改學琵琶。慶幸的是,他學箏的志向和愿望得到琵琶教師蔡永靖先生的肯定和支持。在蔡老師以及學校的資助下,大學期間,他每年寒暑假都南下云霄、詔安,研習箏曲。





1956年,陳茂錦有幸作為福建代表團成員北上京城參加首屆全國音樂周。這次空前的藝術盛會讓他大開眼界,深受觸動,對他之后的藝術道路產(chǎn)生了深遠影響。


在其中的箏界大交流中,通過張永固先生的引薦,陳茂錦不僅認識了箏界諸賢,還通過對各家箏樂的參學與比較,對閩箏傳統(tǒng)有了更深的體悟。曹正先生曾與他促膝交談并鼓勵道:“要繼承閩箏的傳統(tǒng),要發(fā)揚光大閩箏,要讓世人認識閩箏,只有依靠你們自己去努力”。


圖片

曹正給陳茂錦的回信





1956年,成績優(yōu)異的陳茂錦留校任教,在蔡永靖老師離任后,兼任琵琶和箏兩門課程。在教學與藝術實踐中,陳茂錦先生的箏藝日漸成熟。他將先前兩位老師教授的彈箏技巧融會貫通,不知不覺中,已經(jīng)逐漸領悟并參透了閩箏的精髓:“陳友章老師的曲譜更為古老,彈琴更注重音樂的表現(xiàn)和曲調(diào)的句法;而張永固老師的加花技藝高超,只有擁有較強音樂頭腦的人才能在彈箏時做好這種再創(chuàng)作的工作。”


圖片

陳茂錦的教案


1960年,陳友章先生將兩本古譜交給了陳茂錦,接過這一“家當”,如同接過弘揚閩箏的接力棒一樣,陳茂錦開始真正意識到責任重大。他爬梳文獻典籍、搜集文史資料、體察民情風俗,更加深入地研究閩箏的歷史、參悟閩箏的風格特征等方方面面的問題,漸漸地,一條清晰的思路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。這些研究成果就集中體現(xiàn)在上一期我們推出的《閩箏初探》一文中。





1979年,陳茂錦重回教壇,文革期間十幾年潛心“地下”研究,也終有了結果。他將福建民間流傳的晦澀難懂的古工尺譜整理編譯,還集十余年教研經(jīng)驗整理、編寫了二十多冊教材,將閩箏風格融入練習曲中,陸續(xù)刊印供學生使用。


圖片

陳茂錦整理的《福建古箏曲選集》


圖片

陳茂錦1991年在東北朝陽舉辦全國箏樂學術研討會


1991年,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由陳茂錦遞存編譯的兩本古譜《閩南箏曲集》。這一本小書僅有55頁,看似不起眼,卻是閩箏第一本正式出版物!其中收錄的《嘆抓鸞》《細語不聞》等特有古曲,填補了閩箏樂曲的空白。


1986年第一屆在揚州召開的全國古箏學術會議

▼▼▼


圖片

陳茂錦(右)與周延甲(左)


圖片

陳茂錦(左)與曹正(中)、郭鷹(右)


險些斷層的閩南箏在陳茂錦這里以活生生的傳承人、真實可靠的樂譜得到真正的延續(xù)!閩箏終于得到了箏界廣泛認可,這也是陳茂錦對兩位恩師在天之靈的最好告慰。


圖片

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《閩南箏曲集》


如今,陳茂錦先生已年近九旬,仍然不忘初心,先是創(chuàng)辦傳承班,后又成立了八閩箏團,至今已經(jīng)培育上百名閩箏傳人,盡己之力只為閩箏傳承發(fā)揚。


圖片

陳茂錦近照


鄭長鈴


圖片

男,福建寧德人,文學博士,中國藝術研究院二級研究員,碩士、博士研究生導師,曾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、文化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究中心副主任?,F(xiàn)兼任中國民協(xié)民間文化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、秘書長,福建省弘一大師文教藝術研究院院長。2019年被UNESCO國際創(chuàng)意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中心聘為第一屆咨詢委員會委員,現(xiàn)為全國政協(xié)第五屆中國經(jīng)濟社會理事會理事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宣教中心首席文化顧問、全國文化智庫聯(lián)盟常務理事、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(lián)盟專家兼理事。


研究方向為中國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、中國傳統(tǒng)音樂、文化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、文化藝術新型智庫建設等。著有《陳旸及其<樂書>研究》《大樂天心》《大樂天心續(xù)編》《大樂天心三編》等,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《我國線性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及時空可視分析技術研究》子課題《長城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信息數(shù)據(jù)庫建設》、福建省社科重點課題《海上絲綢之路與南音文化海外傳播傳承研究》《唐代樂舞遺存與當代南音傳承傳播研究》等,組織、策劃2016-2019年連續(xù)四屆“一帶一路”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、2017-2019年連續(xù)三屆兩岸大學生聚落文化與傳統(tǒng)建筑調(diào)查夏令營等學術活動,發(fā)表文論百余篇,主編論文集、叢書、集成近百冊。